12万级家用混动,三套AI调节系统,亏电油耗55L
作者:128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0 12:38:50 阅读量:0

最近一直在琢磨换一台家用混动车型,之前总听说增程车有不少让人纠结的地方,比如没电了油耗就飙升,加速也变得肉,发动机启动后噪音还特别大。偶然间看到埃安推出了一款增程车型 i60,宣传说能解决这三大痛点,这台车的预售价格为 12.68 万元起,从配置水平来看,与不少 20 万元级别的车型有相似之处,恰逢其预售阶段有试驾安排,我便预约了此次体验,想看看实际表现到底怎么样。

这次试驾我特意选了不同的路况,从市区拥堵路段到高速路,还特意把电量跑到亏电状态做了测试,就是想全方位感受一下这台车的真实实力。整体开下来,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它的增程系统,确实和之前接触过的一些增程车型不一样,很多细节都做得很到位,这样的表现,超出了我对这个价位车型的初始判断。

先重点说说核心的增程技术,毕竟这也是我这次试驾关注的部分。这台车搭载的是星源增程系统,专门针对增程车的常见问题做了优化,实际体验下来,确实能感受到它在油耗、动力和噪音控制上的用心。

亏电油耗问题,很多人不选增程车,就是怕电池没电后变成 “油老虎”,但 AION i60(图片|配置|询价) 增程版在这方面的表现让我挺意外的。它搭载了一台 1.5ATK 发动机,采用了火山型燃烧系统,专门用来发电。我特意查了一下,这台发动机的电驱综合效率能达到 90.5%,每消耗 1 升汽油就能发 3.73 度电,还拿到了中汽研的《增程器能效之星》认证,看得出来在发电效率上确实下了功夫。

12万级家用混动,三套AI调节系统,亏电油耗55L-1

AION i60最低售价:10.98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暂无懂车实测暂无车友圈1453车友热议二手车暂无

为了测试亏电油耗,我特意把电池电量跑到剩余 10% 以下,然后全程开着空调,在市区拥堵路段和城郊快速路各跑了一段,总共跑了 100 多公里。最后计算下来,实际油耗大概在 5.6L 左右,和官方给出的 5.5L/100km 亏电油耗差不多,从我的试驾体验来看,这个油耗成绩符合我的预期。按照现在的油价算下来,每公里的成本也就 4 毛多,比很多燃油车省不少。

而且它的度电里程能达到 7.2km/kWh,也就是说每度电大概能跑 7.2 公里,用电的时候也特别省。更有意思的是它的三套 AI 自调节系统,完全不用我手动操作,就能智能管理能量。比如全域 AI 能量管理系统,我在导航设置目的地后,系统会自动规划最省油的路线和行驶策略,什么时候用电、什么时候用油发电,都安排得明明白白。AI 补电调节功能也很实用,在高速行驶或者刹车减速的时候,会自动以合理的功率给电池补电,让整套系统一直处于高效运转的状态。还有 AI 能量回收系统,能把刹车时本来会浪费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按需给电池充电,相当于变相省了油。

开这台车的时候,我完全不用像开其他增程车那样,时刻惦记着找充电桩,也不用刻意去控制电量。不管是加油还是充电,都能放心开,彻底没有了里程焦虑。就算跑长途,也能像开燃油车一样,随时加油随时走,油耗还不高,这种无拘无束的驾驶感受真的很舒服。

12万级家用混动,三套AI调节系统,亏电油耗55L-2

然后是动力表现,这也是增程车亏电后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很多增程车满电的时候动力还不错,一旦没电了,加速就变得慢吞吞的,超车都没信心。但 AION i60(逛导购) 增程版的增程器平台持续发电功率能达到 85kW,就算是亏电状态,动力也没有明显衰减。我特意在亏电状态下试了几次加速,深踩油门的时候,动力响应很及时,没有拖沓的感觉,和满电的时候差别不大。

它的电驱功率能达到 180kW,高速上超车的时候特别有底气。有一次在高速上,我想超过前面的货车,深踩油门后,动力随叫随到,整个超车过程干净利落,完全没有那种 “光吼不走” 的尴尬。就算是在时速 120 公里的情况下,再加速的时候依然有不错的推背感,持续高速行驶也很稳定,不会让人觉得动力不足。

这种满电和亏电状态下一致的动力表现,对于家用车来说太重要了。平时市区通勤可能感觉不到,但跑高速或者满载的时候,充足的动力储备能带来更多安全感。不管是日常代步还是全家出游,这台车的动力都能轻松应对,不用因为电量多少而改变驾驶方式。

12万级家用混动,三套AI调节系统,亏电油耗55L-3

最后说说噪音控制,这也是我之前对增程车不满意的地方。很多增程车的发动机启动后,噪音和振动都很明显,尤其是在市区低速行驶或者怠速充电的时候,那种嗡嗡声特别影响驾驶体验。但 AION i60(用车口碑) 增程版在这方面做得真的很出色,它还拿到了中汽研 “静音之星 AAA” 证书。

我特意在怠速充电的时候感受了一下,车内的噪音只有 40dB,这种安静程度真的很难得,就像在图书馆里一样,比翻书的声音还要轻。有时候在停车场等朋友,我会在车里小憩一会儿,完全不会被发动机的噪音打扰,睡得特别安稳。后来我查了一下,这台车为了降噪做了很多优化,比如通过转速与整车模态避频、优化线束管路传递、增加悬置隔振等措施,从根源上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高速行驶的时候,噪音控制也很到位。我在时速 120 公里的时候,和车内的朋友聊天完全不用刻意提高音量,正常说话就能听得很清楚。而且发动机的启停也做得非常平顺,采用了黄金悬停控制技术,发动机启停的噪音差小于 1dB (A),启动抖动降低了 70%,停机抖动降低了 55%。我开了一路,很多时候都没察觉到发动机已经启动发电了,车内的振动只有 0.08m/s²,低于人体可感知的振动幅度,这种无感启停的体验真的很棒。

除了核心的增程技术,这台车的外观设计也让我印象深刻。它的整体造型很大气,主打 “国泰民安脸” 的设计理念,看起来特别稳重,很符合家用车的定位。前脸是方正的门形设计,横平竖直的线条勾勒出挺拔宽阔的格局,就像构筑起一个稳固的 “幸福之门”,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贯穿式的前大灯形似 “门” 字符号,夜间点亮后辨识度很高,灯光的亮度也很充足,照明效果不错。

车尾的设计同样精致,贯穿式尾灯采用了双层羽翼设计,不仅看起来很有层次感,夜间行驶时的识别度也很高,能让后车更好地判断车距。整车采用了方正的轮廓和宽体车身设计,车身比例很协调,拥有和旗舰 SUV 相同的头高比 1:2.5、尾高比 1:3,还有 1:4 的头身比,这些比例让这台车看起来比同级别车型更大气,视觉效果很舒展。

车身颜色的选择也很丰富,有暖绒金、星河蓝、极地白、海萤灰、夜影黑、全息银等多种颜色,其中全息银还提供黑顶银色车身的搭配,能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我这次试驾的是暖绒金颜色,这个颜色特别有质感,暖色调的车漆在阳光下显得很温润,就像家乡的色温一样,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内饰的颜色同样主打自然疗愈风格,有燕麦奶白、暖绒浅棕、大溪地灰三种选择。我试驾的车型是燕麦奶白内饰,颜色柔和温馨,营造出一种居家的氛围,坐进车里就感觉很放松。内饰的材质摸起来也很舒服,做工很精细,没有明显的异味,能看出用料很扎实。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车的车漆工艺,采用了 3C2B 豪华车型涂装工艺,比同级车型多了两道涂层,车漆膜厚达到 30um,摸起来顺滑通透,质感非常好。而且车漆还具备双倍抗氧化抗 UV 的能力,能有效防止车身褪色老化,就算开几年,车漆看起来依然会很新,对于不太喜欢频繁洗车打蜡的人来说,这个设计太实用了。

这台车还有一些实用的配置值得一提。 它的电池安全性,搭载的弹匣电池表现很让人放心,经过针刺、枪击测试都不会起火,就算拧成麻花也能正常使用,还提前 1 年满足了新国标要求,电池整包累计行驶 500 亿公里都没有出现自燃情况,对于家用车来说,这样的安全性真的很重要,能为家人的出行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

空间表现也很出色,号称 “5 人 8 箱大衣柜”,舱内有效使用长度超过 3 米,完全达到了 B 级车的空间水平。我特意让五个成年人同时坐在车里,每个人都能有舒适的乘坐空间,后排中间的乘客也不会觉得拥挤。后备箱的容积也很大,能轻松放下 8 个 20 寸行李箱,平时全家出游或者搬东西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空间不够用,实用性很强。

还有一些小配置很贴心,比如同级少有的车规级车外投影仪,开启户外移动 IMAX 模式,周末和家人朋友去露营的时候,能在户外看电影,氛围感比较浓厚。主驾专用的手机支架安装底座和副驾磁吸仪表板也很实用,平时放手机、挂一些小物件都很方便,能让车内空间更整洁。

AION i60最低售价:10.98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暂无懂车实测暂无车友圈1453车友热议二手车暂无

最后说说大家关心的价格和福利。这台车的预售价格为 12.68 万元起,预售阶段同步推出了三重购车福利,包括价值 260 元的定制头枕、价值 2600 元的养护服务及抵扣券,还有价值 3800 元的音响升级服务(纯电最低配不可享),三重福利合计价值超过 6660 元,下订需支付 99 元。据了解,这台车将于 11 月 17 日正式上市。

总的来说,这次试驾 AION i60 增程版的体验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增程系统解决了增程车普遍存在的亏电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三大痛点,5.5L/100km 的亏电油耗、稳定的动力输出和 40dB 的怠速噪音,都让它在同级别车型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大气稳重的外观设计、温馨舒适的内饰氛围、丰富实用的配置,再加上 12.68 万元起的预售价格和相关购车福利,对于我个人而言,这台车在家用混动车型中,是一个符合需求的选项。

如果你也在寻找一台兼顾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能和舒适性的家用车,又不想花太多钱,那么 AION i60 增程版或许能满足你的需求。毕竟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买车最看重的就是实用、省心、性价比高,而这台车正好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均衡且出色的表现。当然,每个人的用车需求不同,若对这款车感兴趣,亲自试驾体验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