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场越来越火,但安全问题没能跟上,现在有了新的规定。
司机想要偷懒休息,系统却要求他必须把手放在方向盘上,驾驶员的手需要一直扶着方向盘,系统才能继续工作。

2025年11月,公安部发布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征求意见稿,这次修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新能源车、辅助驾驶、屏幕干扰和逃生通道等问题,过去一些模糊的标准现在必须严格遵守,人们可能觉得这些规定带来麻烦,但考虑到公交自燃、车门无法打开、司机边开车边看视频等情况,就能理解这些调整的必要性。
动力电池以前要等到起火才会被人发现,现在可不行了,新规要求电池在出现异常时能主动发出警报,亮灯或响起声音,不能只靠人工去盯着看,更严格的是,只要车速在150毫秒内突然增加超过25公里,或者气囊弹出,高压电就要马上切断,这个反应速度比市面上多数汽车都快,对客车的要求更高,报警之后五分钟内,车辆外部不能发生着火或爆炸,给乘客留出足够的逃生时间,还有泄压口的设计,不能让高温气体喷向驾驶舱,否则救火反而可能引发爆炸,那就太危险了。
辅助驾驶技术现在很热门,很多人却把它当成全自动驾驶来用,手离开方向盘,头也转开,让车自己行驶,新出台的规定直接堵住了这种操作方式,启动系统之前要先验证驾驶人的身份,还要确认驾驶人接受过相关培训,车辆一开始移动,系统就会持续监测驾驶人的手部动作和视线方向,只要有任何一项脱离状态,系统立刻发出警报或是降低辅助等级,网上流传的那些用纸巾卡住方向盘、戴头盔欺骗传感器的取巧方法,以后全都行不通了,这不是要禁止使用智能驾驶功能,而是提醒驾驶人不要把生命安全完全交给机器。
以前中控屏和HUD在车速高了还能放电影、玩游戏,现在不行了,只要车速超过每小时10公里,前排所有屏幕都不能播放视频,连动态壁纸也要关掉,如今不少新车装上三块屏幕,后排还配了娱乐屏,看起来挺高级,实际上却带来危险,开车的时候注意力容易分散,事故发生率也跟着往上涨,新规就是要让“沉浸式体验”和“安全驾驶”彻底分开。
车门也需要改动,以前一些车全是电子锁,一断电就打不开门,新规定要求每个车门都要装上机械把手,不管电路怎么样,人都能用手打开门,气囊弹出来或者电池冒烟的时候,没撞到的那边车门会自动解锁,而且不用工具,直接拉外面的把手就能开门,车窗也不能贴反光膜,前挡风玻璃透光率要超过百分之七十,这样晚上看后视镜才清楚,应急窗必须用五毫米以下的钢化玻璃,不能贴膜,关键时候一砸就碎。
这些规定听起来严格,其实都是从真实事故里总结出来的,比如2024年发生好几起车门锁死造成人员死亡的事件,消防局发布的相关火灾指南也推动监管不断进步,和欧洲比起来,我们在电池响应和机械备份方面要求更严,但车门紧急开关的手感设计还没成为强制标准,这点以后可能会补上,车企成本肯定要增加,加装应急把手、安装检测模块这些改动会让每辆车的研发费用多出8%到12%,但这笔钱花得值得,安全方面真不能节省。
Copyright © 2025 128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