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型扎堆的当下,吉利星越 L 能在燃油车市场保持热度,靠的绝不是运气。作为每天要开几十公里的家用车,它的价值从来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而是把 "好用、省心" 融进了每一次开门、起步和抵达。
我前后试过不同配置的星越 L,也和几位开了上万公里的老车主聊过,发现它最打动人的地方,是把智能、驾控和舒适这三件事,都做到了 "戳中日常痛点" 的程度。今天就抛开花哨说法,聊聊这些功能在实际用车里到底好不好使,给正在看车的朋友做个实在参考。
星越L最低售价:12.97万起最高降价:1.8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83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85万车友热议二手车6.68万起 | 875辆很多人觉得燃油车的智能是 "锦上添花",但星越 L 的智能配置,用久了会发现是 "离不开的刚需"。它的智能不是靠屏幕多、功能杂,而是每一项都踩在了日常用车的痒点上。
(一)能升级的 "车机大脑",越用越顺手

GEEA 3.0 电子电气架构听起来挺专业,实际体验就是两个好处:信息传得快,功能能更新。这背后其实是 CMA 全球豪华架构的技术底子,让车辆具备了持续进化的能力。

FOTA 升级特别方便,最快 5 分钟就能完成,不用跑 4S 店,在家连个 WiFi 就行。有位车主说,提车半年已经更了三次,最近一次升级后,语音识别反应快了不少,还多了 "离车自动关窗" 的功能,以前总担心忘关窗回头跑一趟,现在省心多了。这种 "车越用越新" 的体验,在燃油车中并不常见。
核心的 Flyme Auto 系统配了高通 8155 芯片,这芯片以前常出现在二十多万的车型上,现在用在星越 L 上,流畅度确实不一样。同时开导航、放音乐、连蓝牙电话,切换界面时一点不拖泥带水,和用平板电脑似的顺手。界面逻辑也简单,常用的空调、音乐、导航都在显眼位置,老人上车教一遍就能自己调,不像有些车机得翻好几层菜单。
双 14.6 英寸大屏的 "三指滑屏" 功能特别实用。上次带家人出游,副驾选了个沿途的农家乐,手指在屏幕上一划,导航点就传到主驾屏幕,不用我分心去操作,也不用喊语音,这种默契感很舒服。25.6 英寸的 HUD 抬头显示更是开车时的 "好搭档",车速、限速、导航箭头都投在前挡风上,字体清晰,大太阳天也不反光,不用老低头看仪表盘,注意力能更集中在路面上。

(二)能聊 "家常" 的语音,比助手更贴心
语音交互和 Deepseek 大模型结合后,确实比普通车机 "懂人话"。喊一声 "你好,吉利",复杂指令也能一次完成,比如 "打开空调 24 度,主驾座椅通风开二档,再放首轻音乐",它不会漏项,也不用分几次说。
上次带孩子去看病,问它 "附近有没有儿科门诊,能停车的那种",它直接推荐了三家评分高的,还报了停车场空位情况,比自己翻手机省事儿多了。这种场景化的响应能力,才是智能该有的样子。
细节上的考量更显用心。比如开车时想调座椅按摩力度,或者开天窗透气,不用伸手找按钮,喊一声就行。有次朋友坐车,我让车机 "播放我收藏的歌单",它自动过滤了我标记的隐私曲目,避免了尴尬。这些看似细小的设计,恰恰解决了日常用车的琐碎麻烦。
(三)辅助功能:新手老手都能借上力
"千里浩瀚辅助驾驶 H3 方案" 的硬件配置很扎实,11 个高清摄像头、3 个毫米波雷达加 12 个超声波雷达,覆盖得比较全面。高速上的领航辅助在堵车或跑长途时特别管用,设定好车速后,车能自动跟车,前车慢它也慢,前车加速它也能平稳跟上,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长途开下来脚没那么酸了。这套系统在 0-150km/h 的速度区间都能工作,跟车时的安全距离控制得也合理。
想变道的时候,说一句 "你好,吉利,请向左变道",系统会先扫侧后方有没有来车,确认安全了就自动打转向灯、平稳变道,整个过程很柔和,不会有突兀的拉扯感。新手用着安心,老司机也能省点力。
泊车辅助对 "停车困难户" 来说简直是救星。上次在商场地下车库,车位旁边停了辆大 SUV,我试了两次都没敢倒进去,打开自动泊车后,系统 45 秒就停好了,位置还特别正,旁边路过的人以为我是老司机,其实全靠车帮忙。不过要注意,地面标线模糊的老旧停车场,识别成功率会受影响,这也是多数同类系统的共性问题。
FACEID 驾驶员感知系统的细节很暖心。上车后它能认出是谁在开车,自动把座椅、后视镜调到平时习惯的位置,不用每次都重新调。有次跑高速开久了有点犯困,频繁眨眼的时候,它突然提醒 "该休息了,前方 5 公里有服务区",还把服务区的充电桩、卫生间位置标了出来,这种被 "惦记" 的感觉很踏实。
星越L最低售价:12.97万起最高降价:1.8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83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85万车友热议二手车6.68万起 | 875辆家用车的驾驶体验,核心是 "开着放心,坐着舒服"。星越 L 的动力和底盘调校,刚好踩在了这个平衡点上,不管是市区通勤还是长途自驾,都能让人有底气。这背后离不开 CMA 架构的技术支撑,西安工厂的生产标准也很严苛,冲压误差能控制在 ±0.05mm,关键焊点全由机器人完成,品质基础很扎实。
(一)动力:通勤自驾两相宜
2.0TD 高功发动机搭配爱信 8AT 变速箱,动力储备很充足。最大功率 175 千瓦,峰值扭矩 350 牛・米,涡轮在 1000rpm 的时候就开始介入,起步特别轻快。市区红绿灯起步,轻轻踩点油门就能跟上车流,不用跟在别人后面 "吃灰"。
上次在高速上,时速 100 公里的时候想超货车,踩下油门,动力能持续输出,超车过程干净利落,不用预留太长的加速距离。这得益于变速箱的聪明调校,急加速时能实现 3 挡直降 1 挡的跳跃降挡,动力响应延迟很短。
爱信 8AT 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很聪明,日常通勤时换挡平顺,几乎感觉不到顿挫;低速跟车时,1 挡齿比经过优化,起步特别稳。不过油耗表现得客观说,市区开下来综合油耗大概 9-12L/100km,高速能降到 7L 左右,而且需要加 95 号汽油,比喝 92 号油的竞品一年要多花几千块油费,这点对在意用车成本的家庭需要考量。
如果经常跑复杂路况,或者所在地区雨雪多,博格华纳第六代电液式四驱系统就很实用。它能实现 50:50 的前后扭矩分配,响应速度快到 0.03 秒。有次在郊区遇到一段泥泞路,两驱模式下有点打滑,切换到四驱后,瞬间就有了附着力,稳稳地开了过去。在湿滑路面测试中,这套系统单轮脱困时间只要 2.3 秒,雨天高速行驶时还会提前分配扭矩到后轴,提升稳定性。不过要说明的是,这套四驱更适合应对日常复杂路况,不是专业越野用的,但家用完全够用。
(二)底盘与静谧性:小颠簸 "隐形",大噪音 "隔绝"
CMA 线控底盘经过 CEVT 欧洲研发中心 200 人团队耗时 18 个月调校,针对中国复杂路况做了 20000 公里实地测试,适应能力确实不错。麋鹿测试成绩能到 79Km/h,简单说就是急转弯的时候,车身侧倾小,方向盘指向准,打多少有多少,不会有 "虚位",方向盘虚位仅 0.8°,高速过弯时侧倾角度控制在 3.5° 以内。上次在郊区盘山公路,连续过弯的时候,车身很稳,坐在后排的老人没说晕,这比很多同类 SUV 做得好。
底盘的滤震能力很让人惊喜。四轮独立悬架配合长悬架行程,对路面颠簸的过滤很细腻。过减速带的时候,不会有 "硬碰硬" 的颠簸,车身跳动小,后排水杯里的水面波动都不到 1cm;要是开在坑洼的乡村路上,切换到舒适模式,坐在车里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震动,孩子在后排玩玩具也不会被晃得东倒西歪。顶配车型的 CCD 可变阻尼悬架更厉害,能通过传感器实时调整阻尼力,0.02 秒内就能完成变化,城市通勤和山路驾驶能切换出完全不同的质感。
静谧性是很多车主夸的点,星越 L 从 "源头降噪 + 路径阻隔" 双管齐下。底盘护板覆盖面积大,减少了风噪传入;轮拱内衬用了加厚隔音材料,能有效隔绝路噪。高速上开到 100km/h,车内说话也不用刻意提高音量,听音乐、打电话都很清晰。这种静谧性和底盘的平稳性结合在一起,长途驾驶也不会觉得累。
还有个细节值得提,CMA 架构用的是水性环保阻尼材料,代替了传统阻尼板,从源头减少了车内异味。我试驾的新车几乎没什么味道,不像有些车型得通风几个月才能散味,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特别友好。不过皮质和翻毛皮内饰容易脏,有娃家庭打理起来得费点心思。
真正的舒适不是靠配置堆砌,而是让每个座位上的人都能坐得自在。星越 L 在舒适配置上的投入,都用在了 "刀刃" 上,不管是驾驶员还是乘客,都能找到贴心的设计。2845 毫米的轴距加上优化的内部布局,为舒适性打下了好基础。
(一)座椅:从主驾到后排都 "照顾到"
副驾的 "女王座椅" 名不虚传,尤其在顶配车型上,一键就能放平到 120°,搭配可伸缩 100mm 的电动腿托,能形成 1.5 米的 "休憩空间",实测躺卧时腰椎压力比直立坐姿降低 42%。中午在车里休息的时候,把座椅放平,腿托升起来,再打开按摩,比家里的沙发还舒服。有位经常加班的车主说,有时候累了,在停车场歇 20 分钟,感觉疲劳感都少了不少。不过这个配置只在高配车型上有,低配车型是没有的。
主驾座椅也不含糊,12 项调节能找到舒服的坐姿,8 点按摩同样好用。跑长途的时候开着按摩,腰不酸背不痛,比垫个靠垫管用多了。前排座椅还有加热和通风功能,冬天不用坐 "冷板凳",夏天后背也不会闷得出汗,不管什么季节坐车都舒服。
后排座椅的表现超出预期。靠背角度能在 30°-40° 之间无级调节,个子高的人能靠得舒服,老人小孩也能找到放松的姿势,不会像有些车的后排那样 "坐得笔直",长途下来腰酸背痛。中间地台凸起不高,坐三个人的时候,中间乘客也不用 "劈叉",腿部能放得自然。
头枕音响是个特别人性化的设计。导航的声音只在主驾头枕里响,不会影响副驾和后排的人听音乐。比如导航说 "前方 500 米左转",只有开车的人能清楚听到,其他人还能继续享受音乐,不用因为导航声大而调小音量,这个细节太懂家庭出行了。
(二)细节配置:小设计解决大问题
FlymeSound 16 扬声器音响系统音质确实不错,有大师级团队调校,高音干净,中音圆润,低音饱满不浑浊。放首古典音乐,乐器的层次感很清晰;就算放孩子喜欢的儿歌,音质也不刺耳,感觉就像在小音乐厅里一样。顶配车型的燕飞利仕音响效果更出色,对音质有要求的用户可以重点考虑。
三区空调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主驾、副驾和后排可以各自调温度。上次带老人孩子出游,我怕热开 22 度,老人怕冷开 26 度,互不影响。车载空气净化器能实时显示车内 PM2.5 数值,遇到雾霾天,很快就能把数值降下来,有过敏体质的乘客也能放心坐车。
储物空间的设计很实用。门板上的储物格能放下大瓶装的矿泉水,中央扶手箱深到能放进一个随身包,前排还有无线充电板,手机放上去就能充,不用再扯充电线。后备箱常规容积不小,放两个行李箱加一个婴儿车没问题,要是放倒后排座椅,还能装下折叠自行车、露营装备,周末全家出游很方便。
星越 L 的受欢迎,本质上是读懂了中国家庭的用车需求:不需要华而不实的功能,但得有能解决日常麻烦的设计;不用追求极致的性能,但动力和油耗要平衡;不光驾驶员要舒服,全家都得坐得自在。
在 15-20 万元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它没有靠低价妥协,而是用 CMA 架构的技术底蕴、实用的智能配置、贴心的舒适设计,把豪华车才有的一些体验,带到了普通家庭能负担的价位。这种 "实在",正是家用车该有的样子。
如果你正在看燃油 SUV,不妨去试驾一次。毕竟,车好不好用,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坐进去、开上路,那种发自内心的踏实与自在,才是真实的答案。
Copyright © 2025 128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