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在广州车展前夕上市自己的首款增程式量产车,小鹏X9增程版也宣告着,国内绝大多数主流汽车品牌,都投入到增程(或插混)的技术赛道中。那么,增程式与热销之间,真的是充分必要关系吗?想要把新能源车卖过30万元,必须做增程式?
小鹏X9增程版一共发布了两款配置,定价在30.98-32.98万元。相比纯电版35.98万元起的定价,起步少了5万元。对一般增程式与纯电版的差价而言,小鹏X9增程版的定价,看起来似乎非常有诚意?

但,上市仅半年多的新款小鹏X9,在终端价格上,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松动。而小鹏X9增程版,定价没有一口气压到30万元区间内,也是比较值得玩味的地方。当然,一味的比较价格并不合适,还是要看产品有哪些变化。很显然,增程版的小鹏X9与纯电版,并不只是动力系统的差异而已。
1.5T增程器,没啥可说的。DAM15NTE,来自东安的改进型。110kW的功率也平平无奇,在同价位的增程器中,表现并不突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小鹏毕竟是一家纯粹的新势力车企,涉足增程式也是第一回。没有内燃机技术储备,外采发动机的压力,甚至还会体现在成本控制上。值得欣慰的是,它只需要加注92号汽油。而且油箱的容积达到60L,妥妥的大油箱+大电池增程。
电池,不用看也知道容量不会小。小鹏X9增程版很早就明确了自己依旧满足800V的高压平台。63.3kWh,已经接近一些B级纯电车型的电池容量。即便是驱动小鹏X9这个大家伙,纯电续航也可以达到345km(WLTC工况)。高压平台也保证了充放电的效率,10-80%区间的快充补能,可以在12分钟内完成。
动力部分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小鹏X9增程版全部采用的后置电机后驱。这与纯电版的双电机四驱,或者单电机前驱的方案,完全不同。技术逻辑上很好解释,在增加了增程器之后,小鹏X9增程版的驱动系统,显然是放在后轴更佳合适。那这样,会增加小鹏X9的操控性吗?恐怕不会有太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哪种动力形式,它的最小转弯半径都是5.4米。核心原因,还是车辆全系都配备了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小鹏X9本身在一众大家伙里,都算是比较好开的那个。
但对一台MPV来说,后驱也有需要优化的地方,那就是车辆的稳定性。谈后驱,我们很多时候谈的都是它的优势,也就是操控乐趣。但对舒适型的车辆而言,后驱的稳定性需要额外照顾。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小鹏X9增程版在常规的四个模式之外,还增加了一个“雪地”模式。至于单电机后驱的性能表现,官方的零百加速成绩已经来到8秒踩线的水平,比纯电前驱版本的7.7秒稍慢一点。最高车速也从200km/h降低到180km/h。总之,新车是在性能部分,稍稍做出了一点让步。
但在驾驶辅助技术方面,小鹏X9增程版迎来了大幅升级。在小鹏切换纯视觉赛道之后,当然很难在感知硬件上,一眼辨别驾驶辅助技术升级了什么。但VLA大模型就是非常吃算力的存在。所以原来的旗舰水平的双英伟达芯片508TOPS的算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于是我们看到小鹏X9增程版换装了图灵芯片,起步配置算力也能达到750TOPS,高配车型总算力最高可以达到2250TOPS。新一轮的驾驶辅助技术比拼,在技术路径上虽然还有争议,但算力的“军备竞赛”确实已经开始了。
至于剩下的,包括3K中控屏,后排21.4英寸3K大电视,功能满配的前/后排座椅。以及音响设备、空调设备等安全舒适性配置,增程式的小鹏X9都做到了大于等于纯电版。这个情况下,再看定价。虽然没有一口气把价格拉到30万元门槛以内,但也算得上是有诚意了。
写在最后:小鹏X9增程版作为品牌的首款增程式车型,也是小鹏对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的又一次尝试。长期以来,手握有竞争力的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以及800V高压平台技术的小鹏,迟迟无法打开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或许增程技术,真的是现阶段挑战高端的钥匙?在调整动力系统与三电技术后,小鹏X9增程版这次还再强化了智能标签。市场反响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Copyright © 2025 128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