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小伙伴私信问我:冬天马上就到了,到底要不要原地热车?不热车又有哪些危害呢?网上各大博主也是众说纷纭,就连车厂的官方工作人员也不能统一意见,自己也被彻底整蒙圈了。出于严谨和负责的态度,我们特意联系到了几位在一汽工作的朋友,随后又请教了几位资深的维修店的老板,终于解开了他的疑惑。
不卖关子先说结论:无论冬天还是夏天,一定要热车,但不建议长时间怠速热车。
首先呢,不热车不仅发动机噪音大,车身抖动严重,而且发动机内还会产生不可逆的机械磨损,部分车型甚至无法的正常升档,所以为了发动机的寿命和能有更好的驾驶体验,一定要热车。

那正确的热车方法是什么呢?

车子刚刚启动后,发动机转速比较高,先不要着急走,等转速慢慢的降下来再起步。这个过程,夏天可能只需要几秒,冬天大概几十秒,转速平稳以后,这就意味着此时的机油已经充分的抵达各个关键部位,起到了润滑作用。
起步后还需要注意,水温90度之前,最好不要急加速,猛踩油,转速不超2000转。当水温达到90℃左右,就可以恢复正常的驾驶节奏了,通常这个过程只需要2-5分钟。
那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咱们就从机油、三元催化、颗粒捕捉器三个方面,把热车问题彻底讲通、讲透,让屏幕前的你们不再困惑。
第一点:机油的影响
每个燃油发动机都离不开机油的润滑,车子刚启动时,机油还沉睡在油底壳里,发动机各个转动部件几乎处于干磨状态,虽然把机油泵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一般仅需 3~5 秒的时间,但是要形成稳定、足够厚度的保护油膜,至少需要几十秒的时间。其次就是车子刚启动,机油温度过低时,机油粘度高、流动性差,润滑效率低,怠速热车阶段提升了机油温度,保证了机油的润滑效果,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磨损,增加了燃油效率。
第二点:三元催化的影响
三元催化是安装在排气管上的尾气净化器,它是蜂窝状陶瓷结构,能把尾气中有害气体催化生成无害气体,达到环保标准,而三元催化的最佳工作温度温度为400~800℃,最低温度也要250℃以上,所以车子启动后怠速热车时,很难达到三元催化的工作温度,这时排放的尾气并不达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当前全球拥有16亿辆汽车,面对巨大的环保压力,所以现在好多车子说明书取消了怠速热车的建议,更提倡边走边热,以便更快达到三元催化的工作温度,排除合格的尾气。
当然,除了保护环境的要求外,怠速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产生的颗粒物也有堵塞三花催化蜂窝结构风险。
第三点:颗粒捕捉器的影响
颗粒捕捉器更像是一个口罩,同样安装在排气管上,位于三元催化之后。车子怠速热车期间,行车电脑(ECU)会自动增加喷油量来保证发动机顺利运转,而此时发动机处于低负荷状态,汽油很难充分燃烧,和正常行驶时相比会产生更多的碳烟等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会直接被颗粒捕捉器收集,增加了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风险,而颗粒捕捉器的再生需要达到 350 ~600℃以上的温度,才能把收集的颗粒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排出。怠速时发动机转速低,排气温度也很低,远远达不到再生所需的温度。所以怠速热车会增加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风险。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不难得出,怠速热车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堵塞颗粒捕捉器,发动机积碳等等问题,所以怠速热车到转速平稳(一般800转左右),机油开始正常工作,就要起步进入边走边热车的阶段,这样可以更快的达到三元催化的工作温度,排出合格的尾气,颗粒捕捉器也能尽早达到再生温度,避免了堵塞的发生。
最后补充一句,虽然车子只是代步工具,但是好的用车习惯才会让车子越开越省心,不仅省下了一大笔修车的费用,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Copyright © 2025 128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