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停路边5分钟就被要10块钱,这收费到底合法吗?”“明明写着免费15分钟,离场时却照收不误,该认栽吗?”相信不少车主都遇到过这类糟心事。其实路边停车收费不是“想收就收”,国家早定了3个硬标准,只要没达标,就是违规收费,你完全可以直接拒付。今天用大白话把标准拆透,再教你维权技巧,以后停车再也不怕被坑。
前阵子朋友小李就吃了亏:在市中心路边停车20分钟,收费员说“起步价15元”,他觉得太贵争执了几句,最后还是付了钱。后来才知道,当地一类区路边停车1小时内才0.75元/15分钟,20分钟顶多收1.5元,这明显是乱收费。其实很多车主遇到类似情况,要么怕麻烦要么不知道规矩,只能乖乖掏钱,反而让乱收费的人有恃无恐。

其实国家早就明确了:合法的路边停车收费,必须同时满足3个硬标准,少一个都能拒付。而且现在像西安、南京等城市都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收费规则越来越透明,只要摸清标准,就能轻松维权。
一、3个硬标准,判断收费合不合法
标准1:有正规资质,不是谁都能收钱
合法的路边停车泊位,必须是政府相关部门(一般是城管、交管或发改部门)批准施划的,收费方得有明确的运营资质,比如获得政府授权的停车管理公司。
怎么判断?看两点:一是车位是否有清晰的标线、编号,不是随便在路边画的框;二是收费员要出示工牌,或者能提供运营公司的名称、授权文件。如果遇到“三无收费员”——没工牌、没发票、说不出所属公司,直接拒付,还能报警举报私设车位收费。
福建泉州就有个案例:某智慧停车公司获得政府授权运营路边泊位,明确公示了收费标准,有车主停车200多次欠5000元拒不缴纳,公司起诉后,法院判决车主全额支付,因为收费方资质合法、流程合规。反过来,要是没资质私设车位收费,不仅可以拒付,还能要求相关部门查处。
标准2:明码标价,收费信息一眼看明白
这是最容易核查的标准,也是国家反复强调的“硬性要求”。合法收费必须有醒目的公示牌,上面得写清楚5个关键信息,少一个都算违规:
1. 收费标准(比如15分钟多少钱,有没有阶梯收费);
2. 收费时段(比如8:00-21:00收费,其余时间免费);
3. 免费停车时长(一般15-30分钟,新能源汽车可能更长);
4. 收费单位名称和投诉举报电话;
5. 定价类型(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
现在很多城市都实行“15分钟计费单位”,比如西安就规定全市停车设施统一按15分钟计费,告别了以前“超1分钟按1小时算”的霸王条款。像停车1小时10分钟,以前按2小时收费,现在按5个15分钟算,费用能省不少。如果公示牌信息模糊,或者收费员说的标准和公示的不一样,直接拒付,这属于“未明码标价”的违规行为。
标准3:按规则收费,免费时段、优惠政策要落实
合法收费不仅要“明着来”,还得“按规矩来”,以下这些政策要是没落实,也能拒付或维权:
• 免费时长不能少:路边泊位一般15分钟内免费,政府定价停车场30分钟内免费,超过后才开始计费,免费时间要计入总时长;
• 阶梯收费要合理:现在很多城市实行“短时便宜、长时加价”的阶梯价,比如西安一类区1小时内0.75元/15分钟,3小时以上1.25元/15分钟,鼓励快停快走;
• 优惠政策要兑现:新能源汽车1小时内免费、残疾人本人驾车免费、军警车等特种车辆免费,这些都是全国通行的优惠,收费方不能以“不知道”“没接到通知”为由拒绝;
• 夜间收费有上限:不少城市优化了夜间停车收费,比如西安城墙内夜间停车13小时才7元,还鼓励推出包月套餐,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如果遇到“免费时长不算数”“新能源汽车不优惠”“夜间收费漫天要价”的情况,都属于违规,不仅可以拒付,还能要求退还多收的费用。
二、这些情况,直接拒付!不用多废话
掌握了3个硬标准,遇到以下5种情况,直接说“不”,底气十足:
1. 没公示收费信息,或者公示牌模糊不清,收费员随口报价的;
2. 私设车位收费(比如个人在路边画框收钱,没有政府批准);
3. 超过公示的收费标准,比如明明写着15分钟1元,却收2元;
4. 不执行免费时长、新能源汽车优惠等政策的;
5. 收费后不给合法票据(发票或收据),或者票据信息与实际停车情况不符的。
这里要提醒一句:拒付时尽量保留证据,比如拍下车位标线、公示牌、收费员样貌,录音留存沟通过程,避免后续发生纠纷说不清楚。如果收费员纠缠不休,直接拨打公示牌上的投诉电话,或者110报警,正规收费方不会强制收费,只有无资质的“野收费员”才会胡搅蛮缠。
三、维权技巧:这样做,成功率100%
遇到乱收费别忍气吞声,按以下步骤操作,不仅能要回多收的钱,还能让违规收费方受到处罚:
第一步:现场取证,留好关键证据
这是维权的核心,一定要做足:
• 拍照/录像:拍收费公示牌(清晰拍到所有信息)、车位编号、车辆停放位置、收费员(最好拍到工牌);
• 保留票据:不管是扫码支付还是现金支付,都要索要票据,核对票据上的停车场名称、停车时间、收费金额是否准确;
• 记录信息:记下停车起止时间、收费员说的收费标准、沟通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录音。
第二步:选择正确的举报渠道,高效维权
取证后,根据情况选择以下渠道举报,一般3-15个工作日就会有反馈:
•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最万能的渠道,说明“路边停车乱收费”,提供时间、地点、证据,会转派相关部门处理;
• 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针对“明码标价不清”“违规收费”等价格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会介入查处;
• 12358价格举报热线:专门处理价格违法行为,适合收费标准严重不符的情况;
• 城管/交警部门:如果是私设车位、违规施划车位,拨打城管或交警电话,会现场取缔;
• 线上平台:很多城市有“城管APP”“政务服务小程序”,可以线上提交证据举报,操作更方便。
第三步:跟进处理,拿到反馈结果
举报后会收到受理回执,记得保存好回执编号,方便后续查询进度。如果证据充分,相关部门会责令收费方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对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吊销运营资质。
有车主就试过:在某城市路边停车30分钟,收费员收了10元,明明公示30分钟内免费。车主拍了公示牌和票据,拨打12315举报,当天就收到退款,收费方还被罚款500元。所以说,维权并不麻烦,只要证据齐全,相关部门会依法处理。
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有人说“举报乱收费能索赔500元”,其实这不是全国统一规定,是否能索赔、索赔多少,要看当地政策和违规情节,但要求退还多收费用、处罚违规方是肯定能实现的。
四、常见疑问解答,消除你的顾虑
疑问1:路边停车收费是全国统一标准吗?
不是。收费标准由各地政府制定,会根据区域热度、交通压力划分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价格不同,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类区价格高,中西部城市价格低,但都要符合“政府定价/指导价+明码标价”的原则。
疑问2:智慧停车(无感支付)会不会乱扣费?
有可能。比如系统误判停车时长、重复扣费,遇到这种情况,先查看停车记录(一般在支付APP或当地停车服务公众号能查),截图保存记录,联系客服说明情况,要求核实退费,客服不处理就向12315举报。
疑问3:长期欠缴合法停车费,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是有资质的收费方,欠缴费用会被催收,多次催收不还,收费方可能会起诉,法院会判决支付费用和利息,还会影响个人征信,所以合法的停车费还是要按时缴纳。
疑问4:没有收费员,只有扫码缴费牌,怎么判断是否合法?
看车位是否有正规标线、编号,扫码后是否能看到清晰的收费标准、收费时段、免费时长、运营公司信息。如果扫码后直接要求缴费,没有任何信息公示,大概率是违规收费,谨慎停车。
五、最后提醒:这些谣言别信!
关于路边停车收费,网上有不少谣言,比如“6月1日起取消路边停车收费”“全国统一取消阶梯收费”,这些都是没依据的。路边停车收费的核心是“规范管理、合理定价”,不是“一刀切取消”,取消收费会导致车位被长期占用,反而加剧停车难。
判断政策真假,只看两个渠道:当地政府官网、官方公众号发布的通知,或者中央部委(发改委、住建部、公安部)的文件,别轻信抖音、微信群里的小道消息,避免误导。
总的来说,路边停车收费合法与否,就看“有资质、明标价、按规收”3个硬标准,踩线就是违规,你完全有权利拒付和维权。现在各地都在规范停车收费秩序,目的是优化停车资源配置,既保障车主的合法权益,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最后想问问你:你遇到过路边停车乱收费的情况吗?是怎么处理的?你所在的城市,路边停车收费标准是多少?有没有什么停车省钱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别忘了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的车主朋友,让更多人知道这些规矩,再也不怕被乱收费!
Copyright © 2025 128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