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师傅;今早充电站排队时,听说工信部鼓励燃油车,旁边的同行大哥骂骂咧咧:“刚换的电车,这是被坑了?”我倒没那么激动,开了两年新能源网约车,这点门道还是能琢磨明白——这不是政策反转,是给市场踩了脚“稳刹车”。
最实在的信号是“保饭碗”。之前拉过一个汽配城老板,他说燃油车产业链有2.5万家企业,650万人靠这吃饭。咱小区门口的修理厂,去年还在改充电桩,今年又摆满了发动机零件,老板说“老客户的油车还得修,总不能让大家都失业”。
再说出口,中东、非洲那些地方全是加油站,人家就认皮实的燃油车,2024年咱国家出口的汽车里80%都是油车,这生意不能丢。 再就是技术没跟上需求。咱开网约车的最懂,充电桩看着多,桩车比都1:2.9了,找桩比抢单还难。

上周我在路边充电,刚插枪就被贴了100块罚单,辅警说“这不叫停车位”,可除了这儿我去哪充?北方的同行更惨,冬天续航打五折,空调都不敢开,燃油车-30℃一打火就走,这差距没法比。 但别以为电车就不香了。
我算过账,电车每公里电费两毛,油车得五毛多,一年跑十万公里能省三万块。而且政策还是偏新能源,国四车换电车补两万,换油车才补一万五。当下的燃油车并非陈旧之物。新发动机热效率可达44.5%,一箱油足以从哈尔滨驶至大连,如此表现彰显着技术的精进,而非如外界所臆想的走向倒退。

说白了,这信号就是“不搞一刀切”。城里通勤咱开电车省钱,跑长途、去偏远地方燃油车更靠谱。咱网约车司机图的是踏实,只要充电方便点、油车别涨价,政策怎么调都行。毕竟不管油车电车,能拉着客人稳稳挣钱,才是真的好车。

Copyright © 2025 128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