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这个最喧嚣、最变幻莫测的场域里,我们见过太多横空出世的惊喜,也目睹了很多悄然离场的落寞,但比这些更具深意的,往往是那些「去而复返」的故事。
11月17日,2026款捷途旅行者双车同步上市。除了12.49万元的限时起售价,最引人关注的,是其混动版本第一次以“捷途旅行者”的身份,回归了主序列。

去年,捷途将混动技术从主序列中剥离,推出山海品牌,其中山海T2就是将捷途旅行者的混动版本拿到山海进行销售;如今重新将这一车型放回主序列,“一拿一放”背后,不是简单的产品更迭,而是一个品牌对于市场脉搏最敏锐的感知和最精准的把握。
尤其是,随着新能源与燃油车逐渐从零和博弈走向共生共荣,用户购车决策从先选能源转向先选场景的转变中,捷途混动版本的「回归」,本质上是一场战略逻辑的重构:从创造需求到满足需求,从舞台上的布道者,转变为用户身边的同行的伙伴。
文|Wind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1
从划分赛道到融合需求,捷途瞄准下一个200万!
在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逐渐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的「洗牌期」,捷途是少有的现象级的「增长样本」。从2023年年销突破30万,到2024年站稳50万辆台阶,再到今年以短短7年时间达成200万辆累计销量,成为全球最快达成这一成就的中国汽车品牌。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远不止数字本身。
尤其在新能源与燃油车激烈博弈、新势力与传统品牌贴身肉搏的赛道上,捷途在夹缝中实现规模与口碑的双重突破,核心在于踩准了两大关键:一是精准的品类创新定位,聚焦「轻越野+旅行」细分场景打造差异化产品;二是极致的渠道下沉能力,构建起覆盖各级市场的销售服务网络,让产品快速触达需求端。
可即便是以细分品类见长的捷途,也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一道关键的课题。尽管已经经过充分的验证和成熟,但在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大多数用户对于能源形式和产品之间的匹配仍然是割裂的,决策逻辑普遍是「先选能源、再选产品」。
数据显示,近65%的消费者在选车时会首先确定能源类型,再比较具体车型;而在新能源潜在用户中,有超过50%因续航焦虑而在纯电与混动之间摇摆,反映出当时市场对能源形式的敏感度。对于捷途这样既要坚守燃油车基本盘,又要发力新能源转型的品牌而言,最大的困境不是缺乏技术,而是如何在混乱的市场中让用户快速识别。
在这样的背景下,1年前,成立独立的山海新能源序列,将旅行者混动版以“山海T2”的身份独立推出,本质是为了在混乱的市场中梳理出清晰的品牌架构:通过山海序列打造纯净的新能源认知锚点,强化「捷途新能源 = 山海」的关联认知,同时让主序列继续深耕燃油车基本盘。用燃油与新能源两条清晰的路线,强化在油和电不同路径上对于品牌的认知。这是在当时特定条件下,一种高效且必要的品牌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中,捷途变的是产品序列与市场沟通方式,不变的是其对「旅行+」核心赛道的坚守。无论是燃油的旅行者还是混动的山海T2,其产品内核都始终围绕着 “轻越野” 和 “拓展出行半径” 的功能价值,致力于满足用户对探索与自由的生活方式向往。
但市场始终是动态演进的。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用户焦虑的缓解,市场中的消费逻辑也在悄然发生转变,消费者不再仅仅围绕能源类型做决策,而是关注一款产品能够真正满足其具体的使用场景和生活方式。尤其是轻越野、泛越野等细分标签在持续的市场教育中不断清晰,产品价值得到更好地发掘,成为新的消费锚点。
这也解释了,之所以捷途重新将山海T2“拿回来”,不再是通过试图划分赛道让用户站队,而是通过融合尽可能满足用户不同层面的需求。捷途旅行者双车上市,提纲提供燃油与混动两种动力解决方案,对于追求长途旅行无焦虑的用户,前者提供可靠保障;对于注重油耗与动力平衡的用户,CDM 混动版满足期待。让所有热爱旅行者的用户,都能在同一个名字下,找到最契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种从教育市场到顺应市场的转变,本质也是捷途从创造需求到满足需求的价值闭环。过去,拆分是为了在聚焦基础上打开新能源规模缺口,而如今,融合是为了在场景聚焦下满足多元需求、巩固整体规模。从这个意义上,2026款捷途旅行者和CDM的双车上市,不仅是一款产品的迭代,也是捷途作为奇瑞集团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阶段实现价值挖掘与规模释放的关键路径。
截至今年10月,捷途累计销量达2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在7年内达成200万辆销量的中国汽车品牌。而接下来,在捷途主序列、山海以及纵横豪华越野三大序列支撑下,捷途还将朝着下一个200万进击!
2
8个月迭代,让「满足需求」不是一句空话!
如果说战略是关键,那么产品体系的硬核实力,则是支撑这场「回归」的底气。在从创造需求到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应该忽略了这款车的打造过程。
了解捷途的人应该知道,今年3月,2025款捷途旅行者才刚刚上市。按照这一节奏来看,2026款捷途旅行者和CDM混动版,仅用了8个月,就完成了从立项到上市的全过程,这样的迭代速度堪称惊人。要知道,尽管是在当前内卷的汽车市场,一款新车的研发、量产也往往需要2年以上,混动车型的技术整合更是复杂,涉及动力系统、底盘调校、智能控制等多个核心领域。
2026款捷途旅行者之所以能实现快速落地,并非“赶工”,而是源于其背后强大的体系支撑和技术集成能力的迎合支撑。它的推出,不仅在于快,更在于“好”,将当下市场上最受用户认可的核心技术,全部整合到产品中,最终实现“把所有好东西都上车” 的产品承诺。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混动技术结构并不复杂,无非是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或是两者独立或联合驱动;但实际上,混动技术对于企业的核心技术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尤其是作为混动系统的核心能源,其发动机热效率直接决定了车辆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NVH表现以及整体的续航能力。
而在发动机领域,奇瑞无疑是国内车企的「佼佼者」,自1999年第一台自主研发的ACTECO发动机成功点火以来,奇瑞在发动机技术领域深耕20余年,先后推出了多代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产品,多次打破国内发动机热效率的纪录。这种对动力总成的深刻理解和制造工艺的深厚功底,是新势力短时间内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2026款捷途旅行者CDM基于奇瑞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赋能,搭载的奇瑞第五代ACTECO 1.5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正是奇瑞20余年发动机技术积累的结晶,拥有115看W的最大功率和220N·m的最大扭矩,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4.%;相比之下,目前行业内多数混动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普遍在40%-43%之间。带来了,即便在亏电状态下,其油耗也据仅为6.3升/百公里,对于一款方盒子造型的硬派风格SUV而言,经济性表现突出。
更重要的是,其搭载的大容量电池组带来CLTC标准下高达208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意味着,用户在日常通勤中完全可以将其作为纯电动车使用,实现“一周一充”,大大降低用户成本。即使是入门版也有120km的纯电续航,足够日常使用。配合其超大油箱,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轻松超过1300公里,基本上消除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这些技术的快速集成,并非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基于用户场景的 “精准匹配”。这种强大的技术整合与快速落地能力,确保了捷途的「满足需求」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能够迅速交付到用户手中的、充满诚意的产品力。
3
一款产品的「双重性格」和时代机遇
捷途旅行者的「回归」,之所以能在行业内外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在于战略调整的精准,更在于这款车真正做到了对于用户需求的平衡。
要知道,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用户的购车需求,早已不是单一维度的满足,而是 “既要、又要、还要” 的复合型诉求。既想要硬派的外观,满足对自由与冒险的情感向往,又想要家用的舒适,兼顾日常通勤与家庭出行的实用需求。捷途旅行者恰恰精准拿捏了这种双重需求,用一款车打造出兼具硬派风格与家用属性的产品性格。
一方面,它以硬朗的方盒子造型、不俗的通过性,满足用户对于硬派风格的情感诉求和社交价值;一方面,它又恪守作为家用车的本分,在舒适性、智能化、经济性上毫不妥协。
这种性格上的平衡在产品上,体现为许多细节。尤其是智能体验上,无论是燃油版还是混动版,都将智能驾驶辅助作为升级重点。标配 15.6 英寸 2.5K 超清中控屏与流畅的车机系统,支持语音交互、手机互联等实用功能;混动版高阶车型更搭载华为乾崑 ADS 4 高阶智驾系统与科大讯飞星火 AI 大模型,高速领航、全场景自动泊车等功能降低了驾驶门槛,让硬派车型也能拥有便捷的智能体验。
这种「硬派不粗糙、家用不平庸」的气质和产品性格,让捷途旅行者既能成为年轻人彰显个性的大玩具,也能胜任家庭出行的可靠伙伴。
有句老话说,「看到机会是一种能力,抓住机会更是一种能力」。 捷途的成功,正是这两种能力的完美融合。一方面,它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核心变迁,用户对汽车的需求从能源形式转向场景需求,对个性与实用兼顾的需求愈发强烈;一方面,凭借强大的体系实力抓住机会,依托奇瑞集团20余年的动力技术积淀,快速落地高效混动系统、通过模块化平台与供应链协同,实现8个月快速迭代。
捷途旅行者CDM的「回归」,与其说是一次产品的迭代,不如说是一次完整的战略能力展示。这种洞察趋势、快速落地的核心能力,或许正是捷途在存量竞争中脱颇具、用短短 7 年时间达成200万销量、成为全球最快达成这一成就的中国汽车品牌的核心密码。
它证明了,在汽车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的今天,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盲目追逐热点,而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将这种理解快速转化为产品价值的硬核实力。
Copyright © 2025 128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