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千也能开BBA,0首付、无抵Ya、当天提车”——街头巷尾的中介海报、短视频平台的推广广告,总能看到这样诱人的标语。不少人被“低门槛购车”的噱头吸引,却不知背后藏着层层陷阱,轻则多花数万冤枉钱,重则车财两空还背上债Wu。
骗局拆解:4大核心套路,专抓“贪便宜”心理0首付买车的骗局之所以能屡屡得手,核心是抓住了刚需族“资金不足想低门槛购车”的心理,再用看似“划算”的话术掩盖陷阱。这4个常见套路,一定要记死:
1. 隐性收费藏猫腻,总花费暴涨30% 这是最普遍的套路。中介先以“0首付”为噱头吸引客户,签合同时再巧立名目收取“金R服务费”“担Bao费”“手续费”等,这些费用通常占车辆总价的10%-20%。更狠的是,他们会故意抬高贷米本金,比如10万的车,贷米本金写成12万,再加上年化15%以上的高额利Xi,最后总花费比全款买车多30%以上,相当于“花13万买10万的车”。
2. “抵Ya过户”设圈套,车辆权属成空谈 骗子会以“0首付需要第三方担Bao”为由,要求将车辆过户到中介控制的公司名下。一旦完成过户,车辆就成了对方的“资产”,他们会立刻将车辆抵Ya给金R某构套现,或者转手卖给他人。而受害者不仅拿不到车,还得承担贷米还米责任,一旦逾Q就会影响某信,甚至被金R某构起诉。

3. “以租代购”玩文字游戏,合同埋雷防不胜防 很多“0首付”其实是“以租代购”的伪装。合同表面写着“租赁”,却承诺“到期过户”,但条款里会隐藏“逾Q即违约”“收车不退租金”“提前结清需付高额违约金”等陷阱。这类公司通常没有正规金R资质,车辆多为二手事故车或抵Ya车,即使租客按时还米,到期也可能被以“车辆有抵Ya”“手续不全”为由拒绝过户。
4. 伪造资质骗贷米,某信污点伴终身 部分中介为了帮资质不足的客户办理贷米,会伪造收入证明、某行流水等材料。一旦被金R某构查出,贷米会被立刻终止,客户不仅拿不到车,还会因“提供虚假材料”被列入某信黑名单,影响后续买房、贷米等所有金R活动。更严重的是,伪造材料可能涉嫌违法,面临Fa律处罚。
避坑指南:5步教你安全购车,远离0首付陷阱对刚需族来说,买车是大事,与其被“0首付”的噱头诱惑,不如掌握安全购车的方法。这5个步骤,能帮你避开99%的购车骗局:
1. 先查资质:认准正规渠道,拒绝“野中介” 办理贷米购车务必选择4S店官方金R渠道,或某行、持牌汽车金R公司等正规某构,这些某构的资质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银保监会官网查询。对街头中介、短视频广告里的“0首付”,直接拉黑,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2. 算清总账:拒绝“只看月供”,算透总成本 不管销售说得多划算,一定要自己算清“总成本”:贷款本金+利Xi+手续费+其他费用,再和全款购车价格对比。如果总成本比全款高20%以上,大概率有问题;对“服务费”“担Bao费”等隐性收费,要求对方书面列出明细,不合理的坚决拒绝。
3. 细看合同:重点盯3个条款,不签“空白合同” 签合同时逐字阅读条款,重点看“车辆权属”“还款细则”“违约条款”:① 确认车辆登记在自己名下,拒绝“过户到第三方”的要求;② 明确月供金额、还米期限、利Xi计算方式,有无提前还米违约金;③ 看清违约条件,避免“逾Q即收车”“不退租金”等不公平条款。绝对不签空白合同,所有口头承诺都要写入书面合同。
4. 核实车辆:查车况、查手续,拒绝“问题车” 提车前务必核实车辆信息:① 通过“机动车查验记录表”查看车辆是否为事故车、泡水车;② 查车辆登记证,确认无抵Ya、无查封;③ 要求提供购车发票、合格证等完整手续,确保能正常上牌。对“以租代购”的车辆,还要查是否为公司名下资产,有无过户限制。
5. 保留证据:聊天记录、合同全留存,维权有底气 购车过程中,所有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合同、付款凭证等都要留存至少3年。如果遇到中介忽悠、合同陷阱或违约行为,及时向12315消费者投诉平台、银保监会投诉,或向帽子叔叔报案,用Fa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贪小便宜吃大亏,理性购车才是真“0首付买车”看似是“福利”,实则是骗子针对刚需族的“收割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低门槛背后必然藏着高风险。对普通人来说,买车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首付能多付就多付,贷米选择正规渠道,才能既圆购车梦,又不踩坑上当。
如果身边有正在考虑“0首付买车”的朋友,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帮他避开陷阱!你还听过哪些购车骗局?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提醒更多人!
Copyright © 2025 128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